系统介绍

“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”以百万级舌象大数据为基础,结合海量中医病证资料、中医经方、名医名方及医案数据,融合名家经验及名老专家的临床思维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通过中医AI舌面诊、AI脉诊规范采集患者信息,并结合患者日常症状进行智能问诊,辅助诊断中医健康状态(106种)、中医妇科疾病证型(163种)、中医儿科疾病证型(47种)、常见慢性病证型(40种)、中医外科疾病证型(11种)、中医骨科疾病证型(26种)等,并提供AI辨证开方、中医处方库、药物警戒提示、医案智能化管理、疾病现代医学参考等功能。
图标1.png中医健康状态AI辅助诊断
系统可对106种中医健康状态进行辅助诊断,包括单一体质(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血瘀质、气郁质、特禀质、实热质、血虚质)、兼夹体质(两者兼夹:气血两虚、气虚血瘀、痰瘀互结、气滞湿阻、湿热血瘀,三者兼夹:气滞湿热夹瘀、气虚痰湿夹瘀、气虚湿热夹瘀等)、脏腑辨证(肝郁气滞证、心气虚证、寒湿困脾证、肝胆湿热证、心火亢盛证、心肝血虚证等)三类业务层级。
图标2.png中医妇科AI辅助诊断
系统可对妇女的月经病(月经先期、月经后期、月经先后无定期、月经过多、月经过少、经期延长、经间期出血、崩漏、闭经、痛经、经行发热、经行头痛、经行眩晕、经行身痛、经行泄泻、经行浮肿、经行口糜等)、带下病(带下过多、带下过少)、产后病(产后腹痛、产后发热、产后身痛、缺乳、产后自汗盗汗等)、女性杂病(症瘕、不孕症、妇人腹痛、慢性盆腔炎等)等163种中医妇科证型进行辅助诊断。
图标3.png中医慢病AI辅助诊断
系统可对高血压(肝肾阴虚、肝肾阴虚夹瘀、肝肾阴虚夹痰、肝肾阴虚夹瘀夹痰、肝阳上亢、肝阳上亢夹瘀、风痰上扰、气血亏虚、气血亏虚夹痰、阴阳两虚、痰湿壅盛、痰湿壅盛夹瘀等)、糖尿病(肺热津伤、胃热炽盛、气阴亏虚、阴阳两虚、肾阴亏虚、脉络瘀阻、阴虚热盛、湿热困脾等)、冠心病(气阴两虚、心肾阴虚、气虚血瘀、气滞血瘀、心血瘀阻、痰阻心脉等)40种中医慢病证型进行辅助诊断。
图标4.png中医儿科AI辅助诊断
系统可对厌食(脾胃气虚、脾胃阴虚等)、积食(积食、积食化热等)、脾虚(脾阴虚、脾阳虚等),感冒(风寒感冒、风热感冒、暑邪感冒、时疫感冒、感冒夹痰、感冒夹滞等),外感咳嗽(风寒咳嗽、风热咳嗽),内伤咳嗽(痰热咳嗽、痰湿咳嗽、气虚咳嗽、阴虚咳嗽),哮喘-发作期(寒性哮喘、热性哮喘、外寒内热、虚实夹杂),哮喘-缓解期(肺脾气虚、脾肾阳虚等)47种中医儿科证型进行辅助诊断。

系统功能

患者基础信息录入

可录入的患者基础信息包括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详细住址等,右侧边栏显示近期医案及诊断记录,可供查阅。

界面1.png

舌面象智能采集

填写患者主诉、既往史、现病史、辅助检查等相关信息,通过AI舌诊、AI面诊智能采集患者舌面象数据,中医AI对舌象、面象进行智能诊断。

界面2.png

中医脉象智能采集

患者佩戴中医智能脉诊硬件设备,通过寸、关、尺三部共96个传感器,能够对左右手的多种脉象进行数据智能采集与分析,并形成可视化脉象图。

界面3.png

患者症状智能问诊

首先选择科室、病种(如:内科、高血压),从头面五官特征、头身不适、情志睡眠、寒热、二便、饮食等维度,对患者日常症状进行智能问诊,并自动勾选已采集的舌面脉诊断信息。

界面4.png

诊断结果智能推荐

综合智能分析采集的患者各类信息,通过证素辨证智能推荐AI辨证诊断结果,可推荐最佳匹配结果及相关其它证型,供医师参考。

界面5.png

治疗方案智能生成

系统根据AI辅助诊断结果,智能生成治疗方案,可选择代表方剂、中成药、针灸处方等,并提供处方的剂量、用法、药材、方剂、禁忌、随症加减等功能。

界面6.png

智能推荐应用方剂

系统提供经方、验方、名医名方、医师常用方等方剂大数据库,并结合AI辨证结果,智能推荐方剂供医师参考。

界面7.png

智能开方与特色诊疗

系统提供智能开方,选择打印后,可提供纸质处方,系统根据处方可由空中药房进行药物配送、也可导诊至医疗机构进行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。

界面8.png